【摘要】:“快来试试这个!通过移动屏幕里的虚拟人物,你可以看到400多件中国古代艺术展品,这些展品通过高达1亿像素的无反中画幅相机拍摄,所以才会如此清晰,如果戴上VR眼镜,效果会更好。”如往常一样,刘海林一边介绍着相关技术原理,一边指导着大家体验高科技设备。二十余载活跃于通信科普一线,秉持着“科普是一辈子的事业”理念,刘海林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梦想与坚守。
寓教于乐 他将“科技的种子”植入校园
作为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通信学会科普专委会委员、南京市科协科普先进个人,刘海林鼓励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生动而有趣的语言阐释科学现象,给学生们呈上一顿顿“科普大餐”,将“科技的种子”植入校园。
“比如在介绍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时,我以‘大哥大’‘BB机’‘小灵通’等不同阶段的通信设备为例,结合互动提问,让学生们感知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从而收获更直观、更能激发兴趣的科普体验。”刘海林说。除此之外,他还给学生们积极组织策划线下沙龙、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刘老师不仅仅是项目的组织者、策划者,还是现场的解说员、实验员、学生们的‘大朋友’。”研究院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一场场活动、一次次讲解,刘海林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等我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在科普活动现场,学生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刘海林表示,学生们好奇的眼神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是他坚持科普的动力之源。
创新形式 他争做科普界的时代“弄潮儿”
“一看就懂的有线传输小知识”“毫米波的故事”“信息安全小贴士”……在抖音号“中通服设计团委”发布的“科技青年说”系列短视频中,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简短的五分钟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着专业的通信知识,评论区“清一色”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刘海林探索新媒体时代科普新模式,指导公司科协青年科技工作者专委会开展的一项科技志愿活动。
在传统的科普渠道,变化同样悄然发生。研究院内分布着十多处大大小小的数字科技展厅,其中,鱼眼相机直播设备让参观者站在原地移动手柄即可360度观览馆内所有情况,雷达通信设备助力实现“万物皆可触屏”,数字孪生系统一键即可切换不同角落,让参观者一站式实时监测研究院大楼碳排放、温度等情况……刘海林认为,只有尝试了、体验了,引起兴趣了,无线电技术的魅力才会深入人心,人们才会更加愿意接受科普。
启迪民智 他在群众间搭建起信任“桥梁”
近年来,类似于“5G基站辐射超标”的网络谣言数不胜数,许多民众在看了一些“民间科普专家”的文章后,对在自家附近建设的5G基站十分排斥,甚至“谈辐色变”。
“我国对基站电磁辐射管理是有严格标准要求的,国家标准限值是40微瓦每平方厘米,仅仅是国际标准(450微瓦每平方厘米)的十分之一。”为了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刘海林举了个例子,“咱们普通人家用的电吹风、微波炉的辐射量都比5G基站的辐射高,所以不必担心!”刘海林介绍道。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党和政府交给科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普人的职责所在。”刘海林认为,科普不是简单的心血来潮和“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漫长寂寞的过程,他把这个过程类比于“冰山理论”,即人们能看到的科普成果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很大一部分的努力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二十余载深耕科普一线,刘海林希望奋斗在科普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能始终保持对科普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形式,不断探索科普的新领域和新方向,让科普工作更加生动有趣。